手机看新闻
杭州湾实景图
或许在十年前,我们还难以将“宁波”和“超级都市区”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
但如今,随着GDP连年稳超“万亿”,人口净流入跃升城市1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项目持续落地,城市骨架不断延展……宁波对于“超级都市区”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
这里的“超级都市区”,绝非赛博朋克式的科幻漫想,而是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城市状况》报告中指出的,世界各地正逐渐聚合形成的Mega Regions(超级都市区)。
正如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佛一体化”所构建的高能级都市区,今年开年珠海也提出将与澳门共建“超级城市”,当世界大湾区与超级都市区产生碰撞,城市的无限动能因此而喷发。
同样,在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同战略高度的沪杭甬大湾区,“超级都市区”的构想也正日渐清晰:东方之都上海+互联网产业之城杭州+“智造”港城宁波,当然还有位于这三座城市几何中心,打通城与城之间“次元壁”的枢纽——杭州湾。
十年积淀,大城已成。当“千亿”产业汇聚,“创新”动能激荡,2021年,杭州湾又迎来全新赋能:绿城正式进军杭州湾,与湾区共筑“三生三宜”的品质之城。
实景图 刘波 摄
| 壹
对于宁波人来说,杭州湾的印象,也许是巍峨壮丽的跨海大桥,白鹭翩飞的湿地公园,或者还有,上过不止一次《奔跑吧》的方特乐园。
杭州湾湿地 陈昊 摄
但有一个数据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杭州湾新区实现GDP同比增长6.8%,增速位列宁波全市(数据来源:杭州湾新区发布)。
世纪金源实景图,布布 摄
是什么原因,让杭州湾新区能够在经济增速上比大海曙、大鄞州“更胜一筹”?
首先,这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交汇,同时杭州湾又被宁波寄望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志性战略大平台……”
颇有点令人目不暇接的政策定位下,其中潜藏的是对标纽约、东京等湾区,一份属于宁波的“大湾区雄心”。
其次,从“世界大湾区”+“超级都市区”的职能来看,一方面是区域实体经济的深度,另一方面则是全球资源积聚和分发的承载力。
正如同纽约湾区内,汇聚了全美500强企业中的约1/3,强大的产业聚合力让纽约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点。同为世界大湾区,杭州湾的多元产业体系,也正在蓬勃生长。
吉利汽车全球研发总部、上汽大众生产基地、中国移动浙江信息通讯产业园、联合利华、美国伟世通、德国博世、日本软银、韩国LG……近年来,已有23家全球500强企业落户杭州湾。
实景图 郑凯侠 摄
据官方统计,2020年杭州湾引进产业项目达73个,总投资约409.74亿元;2021年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34个,总投资约214.65亿元(数据来源:杭州湾新区发布)。在杭州湾新区,以汽车产业为龙头,以新材料、高端设备、智能家电三大产业为支柱,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1+3+4”产业集群已经雏形显现。
与产业结构同步升级的,还有湾区的全球开放性。
2020年12月,宁波前湾综合保税区通过现场封关验收,这意味着杭州湾不仅仅是宁波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更将是助力宁波对标自贸港、建设自贸区的“重要窗口”。
实景图 杨辉 摄
诸多信号所传达的,是杭州湾在宁波城市“后万亿时代”下,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宁波的“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杭州湾的谋篇布局,用力更深。不仅首次用了专章专节的方式来表述;并且提出“促进慈溪城区、余姚城区和前湾新区相向融合发展……加强三地与主城区融合联系,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和宁波都市副城。”
从之前的“城市副中心”跃升为与宁波核心城区共同承担中心职能的“副城”,杭州湾已经成为宁波积极融入“超级都市区”背景下,不可忽视的“超级城市IP”。
NO.2 | 贰
同时,这一个“超级城市IP”的份量,还来自杭州湾的区域“链接性”。
一个陆海空立体化、沪杭甬同城化、全市域一体化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助力杭州湾成为长三角的重要“黄金节点”。
通苏嘉甬(沪嘉甬)铁路建设工程海上勘探正在进行中,未来通过这条横跨杭州湾的铁路大桥,上海与宁波,苏州与宁波之间将真正实现“1”。
效果图
被誉为“超级高速公路”的杭绍甬智慧高速(复线)正在建设中,设计时速有望突破150公里,而或将配备的“全程无线充电车路”、“协作式自动驾驶”等“黑科技”,也彰显着“超级都市区”的即视感。
此外,杭州湾新区通航机场正在建设之中,高效贯通杭州湾新区、慈溪、余姚的胜陆高架预计将于今年10月全线建成(信息来源:中国宁波网),宁波也有着连接杭州湾与余姚、杭州湾与主城之间的远期轨道交通规划……
通过一步步的织线成网,在这个以杭州湾新区为圆心,“1通勤”为辐射半径的的“同城化生活圈”中,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都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效果图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的铺开和交通的完善,杭州湾对于城市人群的“虹吸效应”正在进一步增强。
据统计,杭州湾新区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422.4万人次,且区域人口正加速聚集,全年净流入人口超5万人,同比增长18%(数据来源:杭州湾新区发布)。根据规划目标,到2035年,杭州湾新区的人口将达到125万人。
可以预见的是,在产业蝶变、交通蝶变之后,一场大湾区的人居蝶变,即将到来。
NO.3 | 叁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开始把目光锁定在杭州湾这个“超级城市IP”之上,不仅是因为沪杭甬大湾区有着太多想象的空间,也因为在这里安家的成本,较之主城区有着一份海风似的“轻盈”。
据华星研策的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3月杭州湾新盘的备案均价为14032元/㎡,与现如今宁波核心城区单价基本接近4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据业内人士预测,在房价梯度与宁波限购政策的双重影响下,购房需求外溢的趋势或将愈发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不断提升的湾区能级,即将成型的“1生活圈”,使得杭州湾新区对上海、杭州的购房者的吸引力正急速加强。
在房地产市场成熟度更高的上海,“1字头”单价的楼盘早已难觅踪影,而当未来沪嘉甬高铁迎来通车,上海与宁波城市仅“一桥之隔”的时候,生活的维度也将因此趋于统一。
同样在杭州,单价2W以下的选项也基本告罄。未来同样是1的通勤成本,是选择西部的“绿意山镇”,或是换一个视角,向东看见“世界大湾区”,也正成为越来越多杭州人所权衡的置业课题。
杭州湾实景图,布布 摄
当“超级都市区”的时代风口下,沪杭甬的购房者纷纷把远见目光汇聚于此,杭州湾新区的“板块律动”,也正迎来一个全新的“起点”。
NO.4 | 肆
正是在这样一个“恰逢其时”的新起点上,杭州湾与绿城邂逅了。
这一份邂逅,诠释的是湾区发展的深层逻辑:当一个湾区的产业、交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需要的一定是人文性和宜居性的植入。
例如在纽约湾区发展史中,城市研究组织PRA所提交过的四次规划,其中后两次的主题都围绕着社区建设和湾区宜居性。
同样在杭州湾,当秉持着“美好致新”理念的绿城赋能区域人居,亦体现着湾区发展的“珠联璧合”。
这一份邂逅,同样还投射着绿城的品牌之力。
在市场多元竞合的时代,购房者选择开发商,不再单单看重产品的质量,而是逐渐转向另一个考量因素:拿地的眼光和推地的时机。其实这一点,往往才是开发商之间,最能体现差异的地方。
对于购房者来说,拥有拿地眼光的开发商,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契合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坐标,并在理解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匹配一个出类拔萃的产品来延伸美好生活的尺度。同样,懂得把握精准推地时机的开发商,则能让购房者在恰当的时间感受城市的脉动,不错过板块发展的先机。
效果图
而绿城,无疑正拥有着这样的“引领性”。
宁波中心,以高能级的城市综合体,呼应着宁波城市核心从三江口“单核”转向大东部“双核”的步伐;声名在外的杨柳郡,通过前置性的TOD住区开发,匹配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进阶之势,在业界内甚至被称为“杨柳郡现象”,成为住宅赋能板块的经典案例。
绿城·春月江澜,以“无边界空间”拥抱甬江时代,抢先落位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城市主轴;绿城交投·晓风印月,擎起奉化江岸全新天际线,于海曙的“两江开发”契机中,引发鄞奉板块的二次轮动。
当然还有,奉化的长汀云庐,依合着宁波南拓,奉化腾飞的城市战略;余姚的桂语兰庭,沿着轰鸣的城际铁路,去丈量城市的尺度;而象山的云栖里,则在亚运盛世的风口,交织未来生活的变奏……
绿城的每一步,也是宁波城市前行的脚步。
而绿城的每一个项目,也无不以“价值之钥”的动能,在市场的变幻中,历久而弥新。
2021年,绿城的新一步,终于踏进了杭州湾,这个“世界大湾区”+“超级都市区”共同作用下的“引力场”。
而绿城的这一步,也迈得颇为坚定,在上周末,同步推出了两个项目:于滨海新城文旅板块打造绿城·春熙月明,于创智板块滨水区打造绿城·春来云潮,项目的临时展示中心也已经同步开启。
春来云潮示意图,具体以实际交付为准
当绿城的杭州湾双子星璀璨而出,无论是绿城一如既往的精工匠心,还是“无边界”立体社区与城市界面的相融,或是“四季幸福”的高品质服务体系……毋庸置疑,湾区的未来生活模式,将被多维度刷新。
而更多的,当杭州湾这一“超级城市IP”与绿城这一“超级人居IP”相互碰撞,还将为杭州湾蕴育出什么样的蓬勃力量,我们将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每天更新最新的杭州湾新区房地产,想了解新区的房源都可以私信我哦!本人从事房地产工作多年,诚心希望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帮助大家争取更多!
34000元/平方米
23000元/平方米
9500元/平方米
价格待定
价格待定
10106.43元/平方米
22000元/平方米
9950元/平方米
11500元/平方米
136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