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工作,以了解新市民和青年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政府为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政策,通过给予土地、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宁波已筹建了13.2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3.5万套是新建房源,规模居全省首位。
宁波市通过调研了解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现状,并梳理出一批问题,旨在规范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解决房源筹措和运营中的瓶颈问题,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稳步健康发展。宁波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包括位于鄞州区的“海畔居”和位于海曙区的“毕业生之家”等。这些项目租金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租户入住。此外,宁波还发布了“青春版房源地图”,覆盖宁波大市区域范围,为在甬高校毕业生提供了租赁住房的优先选择。
为了解决保障性租赁住房长期运营的难题,慈溪市率先制定了保障性租赁住房规范运营奖补方案。根据该方案,符合要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将获得每平方米40元的奖补,并且每套每年不超过1200元。申请奖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必须完成房源核验和租赁情况核验,并完成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和部门联合评审。奖补资金将直接发放给住房租赁运营单位。慈溪市已筹建了3.6万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94%由民营企业自行投资建设。慈溪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政策文件的出台,为特色制造业发展和促进外来产业工人安居提供了政策支持。
宁波市将继续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以满足新市民和青年人对小户型、低租金住房的需求。计划到2023年,宁波将建设和筹集4.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