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作为首批城市小微公共空间试点城市,以提升居民幸福感为目标,推出多项微更新项目。通过
改善步行空间、居住环境等,小微空间的改造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空间短缺等问题,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和社交场所,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

在宁波,“微更新”正为城市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作为全国首批城市小微公共空间试点,宁波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原则,积极改造社区广场、桥下空间等公共区域,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让大家生活得更舒适。宁波市政府还召开了推进会,动员各部门合作,全力打造富有宁波特色的小微公共空间治理样板。
此次试点工作中,宁波住建系统联合多部门创新治理,通过细致的排查和项目规划,推出了“七彩惠民路”、口袋公园建设等287个项目。这些项目聚焦于居民15分钟生活圈,重点解决停车难、空间利用不足等问题。通过标准化治理指南,宁波正努力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治理案例,推动小微空间的全面提升。
宁波的小微空间治理不仅是城市管理的进步,更是市民生活质量提升的体现。通过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宁波的小微空间正从城市角落走向城市中心。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让每一个小微空间都能成为市民互动的场所,体现城市的温度和文化。尤其是项目中所提到的“共享花园”、“共享书屋”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功能的最大化。随着小微空间的改造推进,宁波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将迎来显著的变化。通过这种“针灸式”的微改造,宁波不仅在物理空间上有所提升,更在精神层面上为市民带来了幸福感。未来,小微空间治理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宁波构建出一个宜居、富有活力的城市环境。期待宁波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能够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力全国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