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市建设安质总站推出高处作业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提升管理标准、加强隐患排查和技术指导,力求有效防范高处坠落事故。同时,编制相关安全指导图集,为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标准,市建设安质总站启动了一项专门针对高处作业的整治行动。面对高处坠落事故频发的情况,他们不仅进行了专题部署,还成立了由总站负责人牵头的专项研究小组,深入分析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专题会议和现场调研,他们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市住建局的指导下,总站将高处作业视为高风险作业,提升管理等级,强调各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安全细则。为了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推出了班前安全“晨会”和“四小”安全教育制度。总站还频繁组织隐患排查,自7月以来,已经对232个施工地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发现并整改了71项安全隐患。
在调研过程中,总站意识到高处坠落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技术标准的缺失和工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编制了《宁波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悬空及攀登作业安全带系挂设置图集》,解决了悬空作业中安全带系挂的难题,为施工单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高处作业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的难题,此次市建设安质总站的整治行动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提高管理标准,强化工人安全教育,加强隐患排查,总站的努力值得肯定。特别是编制安全带系挂设置图集,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有效填补了高处作业管理标准的空白。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如何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依然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未来,希望总站能继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高处作业无小事,每一个细节的忽视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都需要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提高安全标准,确保工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