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发布《意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文章解析《意见》核心

最近,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旨在明确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方向和策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对《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李建中表示,全域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期间亲自推动“千万工程”,强调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指导25个省开展了356个试点项目。在总结这些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意见》提出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助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意见》具体要求包括:一是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改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管理。二是有序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三是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四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丰富整治内容。此外,《意见》还明确了整治工作的底线要求,特别是要保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各地在执行《意见》时,应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意见,确保整治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复杂度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意见》不仅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整治,不仅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对农用地的集中连片整治和对闲置建设用地的盘活,将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生态保护的严格要求和对群众权益的保障,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充分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通过整治,农村地区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还能在全域土地整治的平台上,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意见》,将成为衡量各地政府执行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