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率先完成了长三角区域内首例农房登记“跨省通办”业务,通过虚拟窗口,市民在宁波即可完成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房地一体登记。这次改革大大提升了跨省业务办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最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传来好消息,宁波市高新区成功完成了长三角区域内首例农房登记“跨省通办”业务。这次办理的是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登记。市民孙先生在宁波高新区不动产登记窗口提交申请,东海县的工作人员远程审核、上传材料,不到60分钟,业务就办好了。以前要跨省办理这样的业务,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还得往返两地。这次改革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远程“虚拟窗口”,实现了材料提交、业务受理、税费缴纳、审核登簿、结果反馈、证书发放全流程网上办理,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一次不跑”。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在今年1月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化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宁波和杭州作为先行试点城市,大力推进这项改革。改革前,由于数据共享、身份认证和真实意愿核实等问题,跨省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存在很多困难。而这次的改革试点城市通过设置远程虚拟终端帮办窗口、增设视频询问等环节,以及“网络实人认证+证照免于提交+补充资料邮寄”的工作模式,解决了这些问题。
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改革,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和制度的力量。以前,办理跨省不动产登记业务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不但要来回奔波,还要面对各地不同的政策和办事程序。现在,随着一网通办和虚拟窗口的引入,群众和企业办理这些业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改革的成功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这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服务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这次的改革试点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区域能够借鉴这一模式,进一步推动各地之间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实现真正的“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