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榆亚路1号,距离三亚市市委大院门口50米处,50岁左右的本地人陈阿姨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卖些饮料、零食和当地特产——椰子。虽然老伴中风后没了养家的能力,但由于是事业单位的职工,陈阿姨家里住的是单位的家属房。
“夹心层”:原来买不起,现在更买不起
来自安徽的出租车司机林风已在三亚待了十多年,靠着旅游业带来的流动人口,身为出租车司机的林风在当地收入并不算低,但他仍没有能力买房。林风感叹说:“原来买不起,现在更买不起。”
林风指指车窗边2008年动工修建的一座产权式酒店说,“当时买断产权的开盘价是4.8万元/平方米,现在达到了6.5万元/平方米。”像他这样没有本地户口的人,既买不起商品房也无法申请保障性住房,只能靠租住民房生活。
在三亚南沙景区工作了十多年的黄可将这样的人称为“夹心层”,“既享受不了政府保障房、又无法申请廉租房的悲催工薪族”。
黄可认为,自己就是“夹心层”的一员,他虽然已经拥有当地户口,却因为不符合标准而无法申报保障房。
黄可最终和身边大多数同事一样,选择了租房,但现在连租房也成了黄可不小的负担,“市区或靠近市区的生活小区里,一间单间(月)租金在600元至700元,两房则在1000元左右。”而2003年,“租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单间每个月一两百元就可以了”。
中介小李告诉记者,现在高档小区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淡季也能租到4000元~5000元/月,而春节当月甚至可以租到2万元/月。
即便是如此高的租金,小李却说“不用担心没人租”,外省公司驻三亚的负责人或者在三亚有投资的外国人是有能力租小区房的。至于本地人,他表示,有的有房子,没有的上班族就选择租民房。
房地产市场数据提供商禧泰房产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三亚的平均租金为100.42元/月/平方米,环比上涨31.78%,同比上涨18.84%,一举超过了北京成为租金的城市。
本地人:“候鸟人”一步步推高房价
也有人从三亚房产市场受益。
在三亚某酒店做工程师的东北人马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有个朋友10年前来三亚,花900元/平方米买的房子如今已经涨到了3万多元,“人家就指着这套房卖了赚钱呢”。但是马师傅自己却没能赶上好时候,“来得晚,房价都涨上来了”。
而在海口工作的王卓2007年结婚时在三亚春光路附近以3700元/平方米买下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15000元/平方米左右,周边新盘的开盘价也涨到了20000元以上。
但如今,辞掉工作来三亚的王卓又遇到了新的尴尬。王卓说她想创业,却发现租金奇高。一位在三亚海月广场友谊路附近租下一间面积约30平方米店铺的店主告诉记者,这家地理位置既非临海也非主干道的商铺,租金每月高达2万余元。
根据三亚统计信息网的数据,2013年3月至10月,三亚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每个月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6%、0.6%、-0.1%、0.2%、0.3%、0.6%、0.3%、0.8%;其中2013年9月,三亚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增长了3.7%。
数据显示,2013年三亚市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税收收入中,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6.6%、57.9%和62.7%,新兴高增值产业尚未形成足够强劲的增长点。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不断从房地产发展中受益,另一方面,政府和三亚本地人都无可奈何地意识到,“候鸟人”以及“炒房团”一步步推高了当地的房价。
据了解,在2014年4月3日召开的三亚城乡规划委员会2014年第二次会议上,三亚通过了《加强三亚市商品房户型管理的决定》,确定三亚市域范围内的居住类项目户型设计建筑面积应达到80平方米(含公摊)以上。
小李告诉记者,很快一居室、两居室的小户型都要没有了,因为三亚要告别小户型时代了。但是这样一来,三亚本地人的购房门槛也就越来越高了。
相关新闻:
三亚开发商违建 "候鸟屋"楼盘房产证多年难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